前言:今年以来,工商银行台州分行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对小微企业金融扶持的政策导向,加快小微金融服务创新步伐,持续加大小微信贷投放力度。截止6月末,该行小微贷款余额287.74亿元,较年初新增24.9亿元,增量居全省工行系统首位,圆满完成监管部门“三个高于”的目标,为推进“浙江省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改革示范区”建设、促进小微金融服务“二次腾飞”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随着经济“三期叠加”的到来,小微企业经营压力大、成本上升、融资困难等问题开始集中显现,小微信贷风险也整体呈上升趋势。“是继续拓展小微市场,还是为控风险敬而远之”令许多银行难以抉择。就在其他银行还踟蹰不前的时候,工商银行浙江省分行营销专家兼台州分行行长王国才表示,“小微企业是台州经济的主体,也是台州工行信贷业务的基石。客户‘不分大小,只分优劣’、‘不惟成份,只看效益’,只有立足小企业,做好小生意,才能迎来大发展。”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该行围绕“专业、创新、务实”的六字方针,成功走出了一条新常态下“大银行”服务“小企业”的新路子。
专业:构建专营平台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台州模式”的小微金融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但小微企业“融资难”与银行“放贷难”的两难矛盾却依然存在。一方面,在广大小微企业主的心目中,“冷艳高贵”的国有大银行信贷门槛高、审批流程长,难以满足其“短、频、急”的需求,令人望而止步;另一方面,银行要判断小微客户是否符合信贷标准也如盲人摸象、雾里看花,难以准确把握企业真实经营情况,批量拓展小微客户举步维艰。
为更好地适应小微企业经营和融资特点,今年5月,在上级行的大力支持下,台州分行在岗位设置、操作流程、经营考核等方面做出重要变革,分别在市分行本级、温岭支行、临海支行及玉环支行设立了小微金融业务中心,整合前中后台业务,有效提高处理效率和风险防控能力,从而使工行的金融服务能够更加贴近市场、服务市场。
与传统模式相比,“小微中心”专营模式具有三大优势:
——系统的客户管理。围绕“分库管理、分类施策”的原则,对小微企业客户实行“四库”管理制度,即预选客户库、目标客户库、现实客户库和风险客户库。通过加强政府部门联系、挖掘核心企业上下游供应链、拓展网商电商客户群体等方式,多渠道收集小微企业总体信息,从中筛选出符合条件的客户列入预选客户库管理。在此基础上,借助台州金融服务信用信息共享平台逐户查询企业各项信息,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工行绿色信贷政策的规定,将符合工行信贷准入要求的优质客户转入目标客户库,并下发到各支行、网点开展重点营销。营销成功后,转入现实客户库进行跟踪维护、挖潜提质,进一步提升优质客户的融资占比和产品覆盖面。对于贷后发现风险隐患或遭遇突发事件的企业,则统一纳入风险客户库进行监测、管理,防止风险隐患继续恶化。
——科学的市场规划。由“小微中心”牵头,开展全辖小微金融市场调研工作,全面了解辖内小微客户整体经营及金融需求情况、不同行业和集群的产业特点及他行竞争动态。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型集群客户制定个性化融资方案、确定融资产品和方式,确保在批量拓展小微市场的同时,掌控市场整体风险。同时,引导客户经理跟踪市场规划推进情况,并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规划和营销策略。
——高效的信贷流程。通过对市场规划、授信审批、风险防控等业务资源的有机整合,将原先需要上报省分行审批的、授信额度不超过1500万的小微客户信贷业务及其他小微金融业务全部集中到小微中心进行处理,精简了不必要的人员环节,大大提高信贷审批效率。同时,进一步明确小微企业信贷流程各环节的时限要求,确保在收齐借款人申请资料后的7个工作日内完成信贷审批流程,真正实现一站式、标准化、高效率的信贷模式。
创新:打造专属产品
针对小微企业的贷款急、担保难、资金紧等实际困难,该行坚持量体裁衣、对症下药,推出一系列专属产品为小微企业排忧解难。
——推广网络融资,开启“秒贷”时代。针对小微企业,大力推广网络循环贷款产品,通过与客户一次性签订循环贷款借款合同,客户可通过网上银行以自助形式进行提款和还款,免去往来银行之奔波,真正实现“随时借、随时还”的秒贷功能。针对个人经营性客户,借助互联网思维和信息化手段,打通“线上申请-线下授信-线上提款”的全流程渠道,并探索通过微信平台,实现手机提款还款功能,全面开启“指尖银行”时代。近2年来,共有2057户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户享受到网络融资带来的便利,6月末,该行网络融资余额达46.02亿元。
——转变担保模式,化解担保难题。由于小微企业普遍缺乏足够的抵押物,“担保难”长期以来成为困扰小微金融发展重要症结。为缓解企业燃眉之急,该行采取“抵押+信用”的方式,全面推广“全额贷”业务,在已有抵押贷款的基础上,根据抵押物余值向小微企业追加发放信用贷款,有效解决小微企业担保难题。截止6月底,已为110户小微客户办理“全额贷”业务,融资余额达3.38亿元。
——优化还款期限,促进企业转型。传统的流动资金贷款业务往往都是采用“先还后贷”的方式,企业需要先筹措资金归还银行贷款,才能进行“续贷”,无形中增加了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和资金链断裂风险。为此,该行积极探索“小微企业年审制”模式,对通过年审的小微企业适当延长贷款期限以实现直接续贷,确保到期与续贷无缝对接,有效缓解小微企业“续贷难、转贷难、转贷成本高”的问题。截止目前已有373家小微企业纳入“年审制”名单,得到客户一致好评。
——创新个贷产品,满足个性需求。契合台州地区大量个体工商户普遍经营规模较小、融资渠道匮乏的现状,该行积极创新个人经营性贷款产品,为广大个体户提供低门槛、高效率的融资服务。例如,为支持台州海洋经济发展、解决渔业养殖户融资难题,该行推出免抵押、高效率的特色惠农贷款“渔捷贷”,向有2年以上海水养殖经验、养殖面积在标准塘坝内15亩以上的养殖户,提供额度最高可达30万元的贷款。截止6月末,共发放“渔捷贷”702笔、累计金额1.19亿元、贷款余额6000万元,至今无不良贷款发生。下阶段,该行还将深入玉环的阀门、温岭的泵业、路桥的机电等产业集群,从中筛选出优质的小企业,通过信用贷款的形式为其供应链上的微小企业和个体经营者办理“链易贷”个人经营贷款,真正实现小微企业供应链不断链。
务实:严控信贷风险
面对截止6月末,该行不良贷款率为1%,资产质量在全省工行系统和全市同业继续保持领先水平,归根结底,主要得益于三个方面:
——坚持“求真务实”。多年以来,该行一直将“求真务实”的信贷文化做为信贷工作之灵魂,坚决摒弃包装文化、典当文化和投资文化,引导客户经理认真开展实地调查,真实反映企业资产负债和对外担保等情况,确保讲真话、办实事,不造假、不包装。
——严防“病从口入”。建立“预审制”模式,把光伏、钢贸、重金属排放等产能过剩行业和异地企业、异地押品等高风险领域的信贷准入纳入市分行预审范围,确保从源头上防控信贷风险;引导客户经理注重应用“台州市金融服务信用信息共享平台”,配套设置“应税销售融资比”控制指标,关注企业授信总额和对外担保情况,严控“过度融资”风险;组织开展“高风险领域”信贷风险排查,对存在资金链和担保链等风险隐患的,及时纳入潜在风险贷款客户库,逐一制定处置预案,严控潜在风险贷款向不良贷款劣变。
——推行“尽职免责”。围绕“有责必究、尽职免责”的指导思想,在加大对违规责任人处罚力度的同时,提高对贷款风险的容忍度,对贷款出现风险但做到尽职调查的人员予以免责。
台州分行 地址: 台州市椒江区市府大道609号 电话: 88885888
工商银行台州分行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浙江在线台州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