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岭版“武陵村”——花芯,独一份的世外桃源

2023-08-10 14:54:14 浙江在线 共享联盟·温岭箬横镇 江文辉

   “远寻芳躅到名村,万壑阴深海日昏。云里钟声萧寺近,溪边石栈药园存。尘空玉麈僧初定,香动金龙佛欲言。衲子更能谙故事,双峰指点认颓垣。”对于台州温岭市箬横镇新繁荣村花芯片来说,这首来自于明代邑贤林贵良的七言律诗《叶茶寮山僧舍》无疑是现存描述最为透底、优美、经典的文学佐作。

   而在诗文词海包裹的花芯,它缘何有此魅力,被不少当地人赞誉为“会行走的绝美胜境”,也被林贵良哥哥、“文贞先生”林贵兆留墨“独宠”,称之为有着世外桃源般地“武陵村”!

  

   花芯,原名“叶茶寮”,一作“花心”,或作“中山”,坐落于箬横镇北部,与新河镇毗邻,原为行政村,现为该镇新繁荣村一片区,片域面积4.753平方公里,最高峰297.4米。据《嘉庆太平县志·地舆三》载,“昔叶姓种茶结合之所”,故名。顺延至今,除山名外,其名亦作自然村名、水库名或为食货、商铺名。诸者融一,是当地唯一冠名至产业的地名。而这,与花芯“武陵村”之百年流传不无关系。

   谈及“武陵村”,则必须要说说花芯的地舆情况。据林贵兆《中山小隐记》载,“邑东行际海,有峰崭然,四山皆蜿亶环抱。峰半地稍旷,村舍陇亩相间,错水依山,回绕若带,至涧门隐隐合流,下泻碧萝潭出海。乍入,宛一武陵村也。”

   从中不难看出,花芯四面环山,几乎与世隔绝,且据《箬横镇志》描述,这里冬暖夏凉,极易在天气骤变中“形烟雾有靡雨”,全镇普查留册的野生动植物名目近一半出自这里。“我们这些老一辈的人都记得,花芯隧道没有打通之时,居住在此的老百姓往往是通过晋岙里龙王堂(堂侧即碧萝潭)登山而过。这里没有悬崖峭壁、怪风乱石,留下的只有静谧的炊烟和如仙境般的云雾,空气非常好。”现年刚到100岁的徐香妹老人告诉说。

   诚如此,自明代以来,为花芯留墨的文人骚客络绎不绝,可谓“胜地之美,犹如仙境。人文之最,亦然向往”。经百年,这里逐可与新河长屿媲美,留下“北有人工之绝,南是天匠之作”等诸多美言。

  

   不过,花芯最先“出道”并不是在明代,而是在五代十国时期。翻开嘉靖版《太平县志》,在其中的人物志上,有一位隐士名叫于履。他的传奇纷纭,是温岭志史上第一位入传者,但他的入传与花芯大有关系,只不过当时的花芯叫做叶茶寮。

   于履,本名于复,或作丁復,自号药林。五代后唐人。以文章著世,“与名臣宁海郑睿俱以文名”。其生逢乱世,却心怀天下。听说知交郑睿投靠了吴越王后,遂以后唐遗人明志,遁隐叶茶寮山,在山间结庐颐养天年。

   说起这位于履,今天的你我可能对之很陌生。但他为花芯留下了非常多的异闻典故,至今都在流传,其中最经典的当属云天冢和应声岩。如应声岩,又作“响声岩”,其大致故事是这样的。传说于履隐居叶茶寮山后,潜心修学,与自然营生,尝开山扩土,感动上苍,得仙道真谛。一日,有仙道驾临,惊愕四座,唯于履上前与之交谈。仙道赐其福地花芯,故有“花芯”之名。又传后世凡正气有学者到此,应声岩必响之。野志载,温岭籍宋代朝散大夫丁世雄就是其中之一。他少时在花芯读书,受仙灵气通,从仕后为官正廉。另今有耋老相传,旧时在花芯里隔山以喝,多有余音袅至,音如洪钟、响彻天际,蔚为壮观。后因花芯水库的建立,致妙音失存,着为可惜。

   又如云天冢,其古名“叶茶寮冢”,旧址位于今花芯水库库底,与应声岩相隔百米,二者并称“花芯二宝”。传说于履隐居时锄山得物,“状如铁窗”,凿开之后,有金棺熠熠有光。时有人见状,纷纷围观。突然,天际风云相会,乌云遮日,有雷雨骤至,势若摧山裂石。人们惊走。云散风清后,人们发现有道士峨冠耸立于云霭间。第二天,仙道告诉,这是块“岌石”(危石,具有神性的意思)。大家相互传告,甚觉骇异,便重封土冢,是为“云天冢”。人们为了纪念这位点拨大仙,以花芯原有虹桥头寓和顺为名,称之“和顺大王”,并立庙纪念,是为今花芯和顺庙主祀大神。

  

   与花芯的前世相比,花芯的今生也非常独特,以致被水利专家们所青睐,打造成了滋养箬横镇与周边乡镇的重要饮用水库。

   1958年,时箬横区公所以解决两万亩农业灌溉问题,由温岭县水利局设计洪水标准按50年一遇规划,200年一遇校核,加固标准按500年一遇校核,最大泄水量为135立方米/秒的小型水库。经专家论证,拦截小野山、凤凰山和七坤等几支溪流,立坝29.6米,其中堤顶长156米,顶宽25米,采用土石混合重力模式,建溢洪道于大坝左侧。

   至1962年12月,耗时近五年,建成总库容520万立方米,兴利库容411万立方米水库,成为温岭第三大水库。同时,配以电站,总装机容量375千瓦,年发电量35万千瓦时(其中二级电站建于1969年,1970年7月开始发电;一级电站建于1977年,1978年开始发电,2006年7月份停止发电)。


   时至今日,当年参加过修水库和建电站的箬横人仍对之印象深刻。

   “那时候,我们几乎都是天不亮就到施工场地,全靠人工担泥。大家苦了累了,也不说一声。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有些同志累趴了,也只一笑而过,还说自己体力不行,缺乏锻炼。有些人更是长期不回家,深怕耽误了工程进度,干脆直接在施工场地随意搭个棚睡一睡就可以了……”

   一位名叫江梅友的人,在回忆起这段往事时,不禁感慨不已。他还记得,1995年,为解决人民群众饮水问题,时箬横镇党委、政府决定兴建花芯引水工程。1996年1月,由温岭市翻水站和花芯水电站合资组建箬横供水有限公司,投资1000多万元的花芯引水工程,于1997年2月开工,1999年2月竣工通水,日供水量0.85万吨。2007年,日供水能力1万吨。供水范围为箬横镇,供水人口约12万人。

   而事实证明,只要为民谋福,全心投入,工程质量肯定毋庸置疑。有一串数据也足以证明。

   1985年,花芯水库大坝发现有白蚁活动,投放药物诱杀后,经几年跟踪复查未发现白蚁活动的迹象。

   1989年23号强台风暴雨来袭时,泄洪道进水30厘米大坝安全,未见异常现象。

   1990年,近三十年来,仍按正常水位蓄水至25.9米,相应库容达412万立方米,水库仍能轻松承受各项水压数值。

   ……

   都说有水之地必有灵气。在花芯天然的自然厚赠与浑厚的人文历史背景下,这里的美食也是惹人醉的。其中,最知名的当属花芯猪肉饭,至今俨然成为箬横餐饮界的“至尊标牌”。


   烧猪肉饭,其流程对于你我来说,已不存在奥秘可言。但在箬横,老百姓大体都有一个共同的说法,即烧的土灶很关键,花芯的土灶比平原上的农家略微不同;烧火的木材也很关键,花芯的山木比平原上的树木来得更老气些;煮饭的火候更是关键,花芯人煮饭总会听锅声,米粒熟到什么程度就用什么样的火;锅里的猪肉饭炒点最为关键,炒得过老或太生都不行。“而花芯人心不花,静得很,把煮猪肉饭当成一件大事干,注重细节,所以花芯猪肉饭就有牌子。”现在温岭市区经营花芯猪肉饭的李素荣说。

   当然,除猪肉饭外,花芯山里每年的李花盛开,也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已成为摄影家眼中的取片福地;所种植的栗树更为人们心中的“圣物”,它原生态、野山型,每到板栗结果之际,慕名采摘者排队以至。

相关新闻

//图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