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银行卡背靠背 手机一秒破解消费记录

2014年08月27日    来源: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

  手机读出银行卡信息

  浙江在线台州频道8月27日讯(记者 赵静)  昨日,市民李先生致电浙江在线台州频道称,他的一部手机无意间同银行卡背靠背放在一起,手机竟自动读取了银行卡信息。

  记者调查了解道,李先生所使用的手机之所以能够读取银行卡的信息,应该是该手机在出厂的时候自动开启了NFC模式。据相关专家解释,NFC可快速、便捷地完成手机支付及文件传输等操作,但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无需密码,不用验证

  手机碰一碰,银行卡里的交易记录一目了然

  李先生发现手机这个“神奇”的功能纯属偶然。昨天下午,李先生无意间将银行卡和手机叠放在一起,手机发出了“嘀”一声响。李先生打开手机一看,手机自动进入了支付宝登录页面。

  李先生还以为是不小心点错了,好奇之下登录了支付宝,继而手机在短短几秒钟内,自动读取出了这张银行卡的卡号、电子现金余额、使用次数等,并且还可为此卡转账、开通快捷支付等,期间没有要求输入密码,也没有要求验证。点击“查看最近10笔交易记录”,交易记录页面随后弹出,交易时间、金额,甚至连你在哪家店的交易地点等内容一一呈现:前天在如家快捷酒店消费258元,昨天在达芙妮买了288元,上午转账了1000元,中午在澳门豆捞吃了350元……

  无需密码,不用验证,手机一“碰”,银行卡里的交易记录竟然一目了然。李先生着实惊出一身冷汗,“当时还以为是我之前在网上银行交易过,支付宝才能将银行卡信息读取出来。”

  为了一探究竟,李先生又拿了周围人的好几张卡进行实验。李先生经过多次试验,终于确认,只要是带有芯片的银行卡,与他的手机背靠背放在一起,都能读出相关信息。而对于老一代的磁条银行卡,手机毫无反应,没有发出声音,无法读出任何信息。芯片银行卡放进钱包里,也读不出卡中信息。

  李先生坦言,得知手机有这个功能后忐忑不安,“为什么手机能读取银行卡信息,别人的手机都能读取我的银行卡信息,而且把我的消费记录查得那么清楚,那还有什么隐私可言呢,银行卡还安全吗?”

  只要安装第三方支付平台,就能实现NFC功能

  公交卡、门禁卡也能破解

  针对李先生反映的情况,记者致电李先生使用的品牌手机客服,“手机会出现这种现象,应该是手机开启了NFC功能。”

  什么叫做NFC?

  客服人员告诉记者:“NFC简单说来就是一种近距离无线通信功能,与平时我们熟知的蓝牙、WIFI等一样,具有无线传输数据的功能,允许电子设备之间进行非接触式的点对点数据传输和交换。”

  “目前市场上不少手机都具有此配置。NFC功能要与一些软件相配合才能实现,不同手机支持NFC的软件不同,就是说必须得有后台支持才行。只要在手机上安装第三方支付平台,比如说支付宝,带有芯片装置的卡片都可被识别。”

  客服人员说:“不仅仅是带有芯片的银行卡,大厦的门禁钥匙、交通一卡通、信用卡、支付卡等,同样会被读取信息。”

  银行回复,单凭NFC读卡,不足以完成交易

  记者就此事,咨询了建行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各银行发行的IC芯片银行卡都是一样的,芯片银行卡和智能手机放在一起,卡上的信息确实可以被读取,并可查询10次的银行卡消费记录。目前,所有银行的芯片卡都有这种接触手机后被读取的功能,除非手机上的‘NFC’功能关闭了。”

  手机靠近银行卡能读出消费记录,卡中的钱是否安全呢?

  建行工作人员表示,“建行的IC卡是根据人民银行金融IC卡片规范制发的,是经过人民银行银行卡检测中心检测通过的。虽然通过智能手机,银行卡上的信息会被读取,但芯片卡的防护体系严密,互联网无卡交易,需要客户提供支付密码和手机动态密码。仅知道银行卡号、交易记录,是不足以完成交易的,不会通过手机的这项功能实现转款,芯片银行卡是安全的。”

  加强信息防范,勿将银行卡暴露在外

  虽然手机读取银行卡信息不存在被窃取的风险,但将自己的消费记录曝光在人前,个人隐私毫无保障,也是件危险的事。

  专家提醒手机用户,NFC的响应距离很短,穿透能力不强,“NFC”的传输距离在10厘米左右,只要在这个距离之外就能保证安全。要避免自己的银行卡因近距离接触而被他人盗读,可给银行卡套上防消磁卡套,尽量将银行卡放在厚一点的钱包中。为了杜绝不必要的麻烦,尽量不直接将银行卡放在裤兜里外出,也不要将银行卡单独放在桌子上等易被他人接触的地方。

 

[责任编辑: 赵静 ]
推荐阅读